行業新聞
一、定義與成分
硅質熱補料是一種以硅質耐火材料(SiO?含量≥96%)為核心成分的可塑性不定型耐火材料,主要用于高溫工業窯爐(如玻璃窯、焦爐、熱風爐)的熱修補與密封。其典型成分包括:
-
主料:熔融石英(30%-65%)、硅石(15%-40%)、廢硅磚(10%-20%)、二氧化硅微粉(6%-15%);
-
輔料:礦化劑(1%-6%)、結合劑(4%-10%)、助燒劑(1%-5%)、高效減水劑(0.1%-1%)。
創新點:通過回收廢硅磚降低成本,同時利用二氧化硅微粉優化級配,減少施工需水量(7%-11%),降低爐墻二次損壞風險。
二、性能特點
-
耐高溫性能:
-
耐火度≥1750℃,荷重軟化溫度≥1700℃,高溫蠕變率低,優于傳統硅磚;
-
1450℃×3h燒后耐壓強度≥35MPa,線變化率≤0.2%,顯氣孔率≤22%。
-
抗侵蝕性:
-
抗玻璃液及堿塵侵蝕能力強,適用于玻璃窯爐等腐蝕性環境;
-
低熱膨脹系數(與硅磚匹配),避免晶型轉化導致的脹裂。
-
施工性能:
-
常溫下呈可塑泥狀,可任意造型,遇熱后迅速硬化并與原磚“熔接”;
-
保水性好,施工不粘工具,粘結強度高,修補效率提升50%以上。
三、應用領域
-
玻璃工業:
-
修補玻璃窯爐碹頂、胸墻、小爐墻等部位的蝕損和孔洞,延長使用壽命3-6個月;
-
典型案例:北京昌平玻璃廠用硅質熱補料搶修池爐小爐墻,壽命延長半年。
-
焦化行業:
-
用于焦爐炭化室、燃燒室的高溫密封,減少漏氣率,提高熱效率。
-
陶瓷與水泥:
-
修補回轉窯、隧道窯的耐火襯里,降低停爐維修頻率。
四、制備工藝
-
原料處理:
-
廢硅磚經破碎、篩分制成骨料(粒度0.5-5mm)和粉料(200目通過率≥98%);
-
熔融石英與天然硅石按比例混合,確保SiO?含量≥96%。
-
配料與混合:
-
骨料、粉料、增塑劑(如膨潤土)、分散劑按比例倒入混碾機;
-
加入復合結合劑(磷酸鹽+二氧化硅質陶瓷結合劑),充分攪拌至均勻。
-
成型與包裝:
-
泥料裝入雙層尼龍袋密封,室溫下保存期3-6個月。
五、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
-
市場需求:
-
受益于高溫工業產能擴張(如光伏玻璃、浮法玻璃),硅質熱補料需求穩步增長;
-
競爭格局:國內企業主導市場,部分高端產品依賴進口。
-
技術趨勢:
-
超高溫性能:研發耐火度>1800℃的材料,適配更高溫工業場景;
-
環保節能:開發低能耗制備工藝,減少生產碳排放;
-
智能化施工:結合3D打印技術,實現精準修補與自動化作業。
-
挑戰與對策:
-
成本壓力:通過廢料循環利用(如廢硅磚)降低原料成本;
-
性能提升:優化結合劑體系,提高抗熱震性與抗侵蝕性。
結語
硅質熱補料作為高溫工業窯爐維護的關鍵材料,憑借其優異的耐高溫性能、抗侵蝕性和施工便利性,在玻璃、焦化、陶瓷等領域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。未來,隨著技術迭代與市場需求升級,硅質熱補料將向超高溫、環保化、智能化方向演進,助力高溫工業綠色高效發展。